保定加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,吸纳京津技术成果1368项,投资额超3800亿元
近年来,保定市积极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,不断深化与京津地区的合作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保定市已成功吸纳京津技术成果1368项,协同项目投资额超过3800亿元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保定市位于京津冀核心区域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节点。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保定市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,加大与京津地区的合作力度。通过引进京津地区的技术、人才、资金等资源,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,实现区域协同发展。
在吸纳京津技术成果方面,保定市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截至目前,保定市已成功吸纳京津技术成果1368项,涵盖了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多个领域。这些技术成果的引进,为保定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,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。
在协同项目投资方面,保定市同样取得了骄人成绩。据统计,协同项目投资额已超过3800亿元,涉及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园区建设、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。这些项目的实施,不仅为保定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,也为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,保定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首先,加强政策引导,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吸引京津地区的企业、人才来保定投资兴业。其次,优化营商环境,简化行政审批流程,提高政务服务效率,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。再次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城市承载能力,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,保定市还注重发挥自身优势,加强与京津地区的产业对接。一方面,保定市积极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另一方面,保定市加强与京津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,共同打造区域创新高地。
此外,保定市还注重发挥人才优势,加强与京津地区的人才交流与合作。通过举办各类人才交流活动,吸引京津地区优秀人才来保定创新创业。同时,加强人才培养,提升本地人才素质,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总之,保定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吸纳京津技术成果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未来,保定市将继续深化与京津地区的合作,为区域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道路上,保定市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- • 高阳纺织民俗博物馆盛大开馆,百年“浆染踩布”实景演出重现古韵风情
- • 白石山景区客流再创新高,玻璃栈道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
- • 高阳县纺织非遗村“小小织娘”体验日:儿童迷你织机织出姓名手环,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
- • 安国市中医药扶贫药房扩容,低保户扫码免费领药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雄安新区安国中药产业园盛大开工,15家企业入驻助力北京疏解
- • 安国中药材AI质检中心正式投用,5秒内精准鉴别200种药材真伪
- • 国际零碳科技大会永久会址落户,特斯拉等企业发布技术路线图,引领绿色未来
- • 安国中药材追溯系统上线,助力药农增收30%,药农溢价销售迎来新机遇
- • 保定县域ESG发展指数全国首发,绿色GDP占比平均达42%彰显绿色发展新格局
- • 华为北方数据中心三期工程封顶,算力规模跃居全国前三,助力数字经济发展
- • 京保社保卡互通: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异地就医、公交出行一卡通用
- • 阜平县晋察冀边区旧址焕新姿,“红色电台体验”助力传承革命精神
- • 数字中医馆接入医保系统,在线复诊可刷电子社保卡,开启智慧医疗新时代
- • 医保基金监管迈向智能化,区块链助力异地就医结算提速
- • 望都辣椒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,荣膺“中国辣都”,出口量占全国三成
- • 河北农大携手华为打造农业元宇宙,虚拟沙盘助力防灾减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