涿州市与北京共建"京津冀教育协同创新中心"
涿州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京南“桥头堡”,近年来与北京在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等领域深度合作,共建"京津冀教育协同创新中心"等平台,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与创新链融合。以下是主要合作进展:
一、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建设
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院实体化运行
涿州教学实验场已完成该研究院法人变更,作为市校合作的核心载体,其框架下的"四中心"项目(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、数字渔业创新等)已进入试运行阶段。2025年1月数据显示,该平台已争取多方支持资金6100余万元,并推动建设8个教授工作站、4个博士农场。
高校联盟深度合作
北京工业大学与涿州市签署合作协议,共建"山河湾谷创新示范区",重点开展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转化,并计划联合建设学生实习基地。此前,京津冀高校已组建16个创新发展联盟,包括"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"等。
二、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
职教集团共建
涿州依托北京资源成立14个京津冀职教集团(联盟),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廊坊校区、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曹妃甸分校等,通过"3+2"分段培养模式输送技能人才。
基础教育资源共享
北京景山学校、八一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通过"手拉手"帮扶机制,与涿州及周边地区开展教师培训、课程共建。2025年涿州已选派千名骨干教师赴京挂职学习。
三、产学研融合实践
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共享
涿州教学实验场内的"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"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试运行,并与华大智造共建DCS LAB组学前沿实验室,为京津冀高校提供科研平台。
校地合作项目落地
中国农业大学在涿州建设生物蛋白试验基地(乳腺生物反应器),172头转基因奶牛已投产运营;国家玉米全程机械化项目成为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示范点。
涿州市通过上述举措,正加速形成"高校研发-涿州转化-产业应用"的协同创新链条,2025年市校合作协议已进入新一轮深化阶段。
- • 全国首个“农业碳中和实验室”落户保定,引领农业减碳新潮流
- • 望都辣椒狂欢节打造“辣度极限挑战”,VR设备模拟火山喷发引爆感官体验
- • 涞源县暖冬工程助力高寒地区,特困户免费享受石墨烯地暖温暖
- • 望都县辣椒博物馆成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
- • 保定焖子荣膺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”称号,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
- • 阜平县防返贫预警平台守护8万群众,医疗教育支出超限即启动救助机制
- • 农村教师周转宿舍三年行动计划启动,新建2000套安居房源助力教育均衡发展
- • 《水经注》多语种翻译项目启动: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出版,传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
- • 白洋淀水质监测机器人上岗,莲藕亩产增收30%:科技助力农业绿色发展
- • 华为北方数据中心三期工程封顶,算力规模跃居全国前三
- • 保定农业无人机普及率超80%,飞防成本降低六成,科技赋能农业发展
- • 阜平脱贫攻坚案例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,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
- • 高阳县纺织园区食堂“明厨亮灶”全覆盖,AI监控助力后厨违规行为无处遁形
- • “美食+电竞”跨界营销新风向:驴肉火烧成亚运会中国战队指定补给
- • 雄安新区设保定美食文化馆,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,成为热门旅游新地标
- • 唐县山区学校营养餐全覆盖,跑山鸡与有机蔬菜助力健康成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