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野县"红色教育VR体验室"建成投用
博野县"红色教育VR体验室"建成投用情况
2025年9月,博野县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建成"红色教育VR体验室",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革命历史的沉浸式教学,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新地标。以下是该项目的核心特色与实施成效:
一、技术应用与场景设计
全感官历史还原
体验室采用VR技术还原长征场景,通过视觉、听觉及体感模拟技术,呈现雪山草地跋涉、铁索桥攀爬等历史画面,学生可感受"寒风扑面""泥潭陷足"等真实体感反馈。系统植入"包扎伤员""传递粮草"等互动任务,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。
本土红色资源数字化
结合博野县保南第一党支部、抗战纪念碑等红色地标,开发"博野红色记忆"VR模块,学生可"走进"小庄头党支部旧址,通过3D建模技术观察历史文物细节。
二、教学融合与课程开发
跨学科课程整合
与思政课、历史课联动设计教学流程:课前学习长征背景知识,课中完成VR任务,课后开展"新时代长征精神"主题讨论。2025年秋季学期已覆盖全县12所中小学,单次体验可容纳30名学生。
红色文化延伸活动
配套开展"VR红色故事创作大赛",学生根据体验内容创作剧本、绘制插画,优秀作品在博野公园"民族团结口袋公园"展出。同步开发"红色博野"校本教材,收录VR体验中的典型场景与历史解读。
三、社会效益与辐射影响
教育模式创新
该体验室突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,使红色教育从"说教"转变为"共鸣",学生参与后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度提升40%。2025年暑期接待研学团队超5000人次,成为"红色博野+民族团结"教育品牌的重要载体。
文旅融合示范
与博野县"梨文化"旅游线路联动,游客可通过VR设备快速了解本地红色历史,形成"科技体验+文化观光"的新型文旅模式。项目获评河北省"科技赋能红色教育"示范案例。
- • “阜平县悬崖村秸秆龙舟申遗成功,20米巨龙端午竞渡唐河,传统文化魅力再现”
- • 顺平县肠衣产业沼气发电项目并网,助力1万户家庭用电无忧
- • 保定R&D投入强度连续9年领跑全省,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
- • 望都县辣椒田集体婚礼出新规:新人共种99株辣椒苗,见证忠贞爱情
- • 城市大脑2.0上线,交通事故AI识别响应速度突破90秒,智慧交通再升级
- • 天峋创新科技碳纤维飞行器量产,引领高端无人机市场新潮流
- • 中国环科院保定分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,共筑黄河生态治理关键技术攻关新篇章
- • 阜平职教中心“雨露计划+”升级,助力雄安新区人才输送新篇章
- • 5G助力远程医疗,三甲专家在线问诊覆盖全部脱贫村
- • 阜平太行山杏花节设跨境直播,杏仁油海外订单同比增长18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高阳县纺织博物馆创新实践,劳动教育成为省级示范
- • 新校区职教园区盛大启用,京津冀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正式落成
- • 中国古动物馆开馆即成打卡热点,助力文旅消费增长新引擎
- • 唐县古中山国文化广场盛大启用,全息投影重现战国诸侯会盟盛况
- • 从白洋淀到帕米尔:保定教育援疆20年培育万名边疆学子
- • 国际驴肉火烧节盛大开幕,世界最长火烧挑战赛汇聚全球50国选手竞技